时间🫰🏼:3月5日下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每年来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煤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
凿开混沌得乌金📧。这一次🎄,来自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贾润安代表,发言的题目就是《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很有感触🚡。
2020年秋天,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世界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事情的难度可想而知🌃🧏🏿。
撸起袖子🕡,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然而,有些地方难免步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
此刻,在人民大会堂的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听了代表们的发言☎,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这件事🫦🤵,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双碳’目标是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
急不得也慢不得。稳扎稳打,步履坚实。
总书记谆谆叮嘱,殷殷重托:“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说到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故事,饶有兴致作了分享🪫💆🏽:
“孙中山当年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讽刺一些人。有一个干苦力的,平常拿一根竹竿给人挑东西。有天买了张彩票👨🏿🚀🚼,把彩票藏竹竿里了,突然发现自己的号码中了头彩4️⃣,一高兴就把竹竿扔江里去了,心想这辈子再也不用干这种苦力了。结果到领奖处才发现彩票已经随竹竿扔到江里了。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总书记语重心长:“办事情一定要掌握这么一个原则𓀀⚃,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3月6日 第01版);记者✊:杜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