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指出🙏🏽,我国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双碳”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刘德春介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10年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1%,比2012年增加5.7个百分点;“三新”产业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7.25%;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为全球市场提供超过70%的光伏组件🥦🦝;绿色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提升至84%。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6万辆♿,保有量达到1099万辆👩🏽💼,约占全球一半左右🆎。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水耗强度下降了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58%。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5%,比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比2012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左右💗,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建立并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引导重点行业企业节能改造🔓,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推进水资源节约、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海水淡化,推动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单位GDP水耗下降了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𓀑。
刘德春表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依然突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对做好节能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要切实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持续完善能耗双控政策,优化节能目标评价考核频次和考核方式,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实施重大项目能耗单列,保障国家布局重大项目合理用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