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首页 / 新闻头条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能源重点领域投资或同比增20%以上

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2-10-14 浏览量🤥:484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日前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在加快“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重点领域投资较“十三五”增长20%以上,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劲动力🟦。

宋雯指出,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构建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发电装机达到24.7亿千瓦,超过G7国家装机规模总和💑;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到226万公里,建成投运特高压输电通道33条👧,西电东送规模接近3亿千瓦,发电装机🐻👂🏽、输电线路🐞、西电东送规模分别比十年前增长1.2倍👣、0.5倍、1.6倍⚃。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十年来,能源生产以年均约2.4%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6%的增长♒️,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二是促进绿色转型的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1亿千瓦,比十年前增长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0%以上。水风光、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400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7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近1/4,居全球第一。

三是能源民生基础设施实现普惠化。城乡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十年来从22.5%提至27%,人均用电量超过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十年来国家下达农网改造投资超4300亿元,先后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和农网改造升级,大电网覆盖到所有县级行政区🧀,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全面完成光伏扶贫工程,累计建成装机2636万千瓦🧚🏽,惠及10万个村、415万贫困户。因地制宜实施取暖设施改造👢👨🏻‍🦰,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3.6%。

四是新型能源基础设施蓬勃发展。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智能电网加快建设🖐🏻,2021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超过90%;智能化煤矿建设加速,已建成800余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多个5G+智慧火电厂👌🏿,生产物联网系统覆盖众多油气田🎞;新型储能多元化快速发展🧛🏻‍♀️,规模超过400万千瓦。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能源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宋雯表示🥦,将重点从三个方面予以推动🏂🏽:

一是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稳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电量输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推进一批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2025年常规水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8亿🍆、0.7亿千瓦左右🚄。深入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示范应用。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鼓励开展有序充电、电动汽车向电网送电(V2G)等技术应用示范。

二是强化能源安全保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网间电力互济能力🙆‍♀️🛎,到2025年西电东送能力达到3.6亿千瓦以上。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长输管网体系🙋🏽‍♂️🚶‍♀️,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和互联互通,拓展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干线通道及南北联络线,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1万公里左右👗。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基础。

三是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开展电厂、电网📑、油气田💳、油气管网、煤矿、终端用能等领域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着力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推进“智慧风电”“智慧光伏”等示范工程建设。

杏宇专业提供:杏宇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宇欢迎您。 杏宇官网xml地图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